近日,有市民致电
阳江日报“民生热线”反映
新能源车保险费用比燃油车贵不少
(资料图)
这让他十分不解
市民吐槽新能源车保险费用较高
该市民本想购买新能源车
盼着省点油钱
但了解后才发现
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较高
和同等价位的燃油车保险价格相比
新能源车要高出两三千元
“省下来的油钱都补贴给车险了!”
新能源车出险率和赔付率比燃油车高
为此,记者走访市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了解
人保财险阳江分公司车险部负责人解释
此前,新能源车和燃油车
都是共用同一车险条款
两者价格相当
自2021年12月27日起,新能源车执行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(试行)》,保险费用较之前上涨了30%至40%。
“新能源车专属险出现保费涨价,有多方面的因素。”该负责人说,新能源车赔付率远超燃油车,且电池、车身设计、车上的各种智能化设备投入都有较高的赔付成本。另外,专属险将行驶、停放、三电都纳入了保障,保险范畴比燃油车扩大了不少,因此导致车险价格比燃油车高。
新能源车承保范围
据了解,新能源车专属条款将新能源车独有的“三电”系统(电池及储能系统、电机及驱动系统、其他控制系统)以及其他所有出厂时的设备都被纳入承保范围;车辆起火燃烧等在内的意外事故,其相关保险责任也有所覆盖;同时明确了三大主险的使用均全面覆盖行驶、停放、充电及作业的场景。
此外,如新能源车在充电的时候,因为外部电网故障导致车辆损失,附加的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可以提供保障;自家安装的新能源车充电桩,因为自然灾害、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失,附加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也能赔付。
“目前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
的确比燃油车贵,
但产险公司承保新能源车
仍处于亏损的状态。”
市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
新能源车的出险率高
是保险费用高企的原因之一
另外,新能源车的传感器多
一旦发生碰撞
维修易损部位的成本也相对较高
既然新能源车的保险费不便宜
那车主在用车时更要注意保养
这些小技巧要收藏好!
如何延长电池寿命?
新能源汽车靠动力电池驱动,所以对电池的保养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性能,那么在日常使用时该如何保护电池呢?
1.充电时长要注意,推荐使用慢充
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分为快充和慢充。慢充充电一般需要8~10小时,而快速充电一般半个小时可充80%的电量,2小时即可充满。但快充会使用较大的电流和功率,会对电池组产生较大影响,充电过快,也会形成电池虚电,久而久之会使动力电池的寿命下降,所以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优先选择慢充方式。
需要注意的是,充电时间也不宜过长,否则会形成过度充电,使车辆电池发热。
2. 行驶时注意电量,避免深度放电
新能源汽车一般会在电量剩余20%~30%时提醒要尽快充电,如果此时仍然继续行驶,电池就会出现深度放电的情况,同样会缩短电池寿命。所以电池剩余电量不多时,要及时充电。
3.长期存放时,不要让电池亏电
如果车辆要长期停放,一定不要让电池亏电。电池在亏电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硫酸盐化,硫酸铅结晶物附着在极板上,会堵塞电离子通道,造成充电不足,使电池容量下降。
所以,新能源车长期停放时要充满电,建议定期进行充电,保持电池的健康状态。
4.防止充电插头过热
对于插电式充电的电动汽车来说,充电插头同样需要关注。首先要保持充电插头的清洁和干燥,尤其冬天时,要防止插头上的雨雪融水流入车体;其次在充电时,电源插头或充电器输出插头松动、接触面氧化等现象都会导致插头发热,发热时间过长会使插头短路或接触不良,损害充电器和电池。所以如果有类似情况要及时更换接插件。
5.新能源汽车冬天也需要“热车”
冬季低温状态下,电池性能会大幅衰减,导致充放电效率低、电池容量下降、续航里程降低等状况。所以冬季热车是有必要的,而且缓慢行驶热车,让电池在冷却液中逐渐升温,帮助电池工作。
新能源车保养不止电池
除了动力电池作为驱动装置外,新能源汽车其他部分的保养也区别于传统燃油车。
1.油液保养
和传统机动车不同,新能源汽车的防冻液主要是用于冷却电机,其电池和电机需要通过添加冷却液来冷却和散热。所以也需要车主对其定期更换,一般更换周期在两年或在车辆行驶4万公里后。
另外在保养时,除检查冷却液液位外,北方城市也要进行冰点测试,必要时要补充原装冷却液。
2.底盘保养
新能源汽车大部分高压部件与电池机组都集中安装在车辆底盘。所以,保养时要特别留意底盘是否有划伤,包括各个传动部件、悬挂以及底盘的连接是否有松动老化。
在日常行驶过程中,遇到坑洼路段也要谨慎驾驶,避免划伤底盘。
3.车辆清洁有讲究
新能源汽车的内部清洁与传统车的清洁方法基本上相同。但外部清洗时,要避免水进入充电插座,车辆前机舱盖清洗时也要避免大水冲洗。因为充电插座内部有很多“怕水”高压部件和线束,水流入后有可能导致车身线路短路。所以,爱车清洁时应尽量使用抹布,避免破坏电路。
推
荐
阅
读
俯瞰如凤凰花开!阳江又一新地标即将交付,目测要火!
来源 | 阳江日报(吴晓霞)、烟台交警
图片 | 资料图(梁文栋)
编辑 | 任明皓
校对 | 孙星准
审核 | 黄垚森
终审 | 黄庆